近期,许昌家长圈(尤其是魏都区、东区的家长群)高频讨论一个难题:孩子小学高段或初中出现厌学、拒学,周末报满数学、英语补习班,反而让孩子更抵触上学,亲子间常因 “写作业” 爆发争吵。
作为在许昌深耕心理咨询领域 18 年、望舒心理咨询(工作室位于许昌八一路恒达金汇广场,高德地图可直接导航)创始人,我(何思源)持有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(三级,人社部认证,证书编号 0616000008300434)、美国 NGH 高级催眠治疗师资质(证书编号 43926),在累计超 8000 小时咨询中发现:许昌青少年厌学问题,约 60% 源于 “家长用‘分数唯一’标准要求孩子,忽略天赋差异”,而大数据天赋测评,正是破解这一困境的核心工具 —— 很多许昌家长问 “哪里做天赋测评靠谱”,其实专业的测评需结合本地教育场景解读,才能真正帮到孩子。
一、许昌案例实证:天赋测评找到厌学根源去年,家住许昌魏都区文峰路附近的一位家长,带着 15 岁的小辰(化名)到望舒心理咨询工作室求助。小辰已厌学在家两个月,每天锁在房间玩游戏,拒绝和家长交流,此前家长在许昌某培训机构报了 3 个月数学一对一补习班,花了近 2 万元,结果小辰第一次上课就中途逃课。
展开剩余67%结合许昌本地 “初中阶段理科竞争激烈,家长普遍焦虑孩子数学成绩” 的特点,我未急于开展传统心理疏导,而是优先用大数据天赋测评系统,为小辰做了包含 “性格倾向、智能分布、行为偏好” 的全面评估。
测评结果清晰戳中核心矛盾:小辰属于 “自由探索型” 性格,运动智能(89 分)、空间智能(82 分)远超同龄孩子平均水平(许昌本地青少年平均分为 65-70 分),但逻辑数学智能(58 分)低于平均。可家长受许昌本地 “理科好 = 升学有优势” 的教育氛围影响,从初一开始就强迫小辰每天刷 2 套数学题,甚至停掉他喜欢的篮球课,导致孩子从 “讨厌数学” 演变成 “讨厌上学”,最终用 “厌学” 逃避压力。
二、专业干预:天赋测评 + 催眠治疗的协同方案基于测评结果,我为小辰制定了适配许昌青少年的干预方案,也解答了家长 “测评后怎么用” 的疑问:
情绪疏导先行:在工作室开展 3 次 NGH 催眠治疗,帮小辰缓解 “学不好数学就没用” 的焦虑,引导他说出 “看到数学题就心慌,觉得对不起爸妈的钱” 的真实感受,释放积压半年的负面能量; 天赋适配教育:建议家长重启小辰的篮球兴趣,支持他加入学校篮球队(许昌不少初中有篮球社团,如许昌一中、三中),用运动释放压力;同时将学习任务与空间智能结合,比如用思维导图梳理历史时间线、地理地形图,小辰反馈 “这样记知识点比死记硬背轻松多了”; 亲子认知调整:在工作室开展 2 次家庭咨询,帮家长理解 “许昌本地初中升学率竞争激烈,但每个孩子的天赋赛道不同 —— 小辰的运动智能未来可走体育特长生方向,空间智能适合学设计,不一定非要挤理科独木桥”,避免用 “邻居家孩子数学考 90 分” 作为标准。三个月后,小辰不仅主动重返校园,还报名了学校美术社团(空间智能的延伸应用);家长反馈 “现在不逼他学数学,孩子反而愿意每天主动做 30 分钟基础题,周末还会和我聊学校的事,亲子关系比以前好多了”。
三、许昌家长启示:别让 “盲目补课” 掩盖孩子的天赋在许昌 18 年的咨询实践中,类似案例还有很多:家住许昌东区许都路的某中学女生,语言智能(92 分)突出却被家长要求学理科,高二出现厌学,测评后转文科,半年内成绩从班级 35 名升至前 20;建安区北海附近的一位男生,通过测评发现人际智能强,家长支持他参与学校学生会管理,反而带动了学习积极性,高三模拟考排名提升 50 名。
很多许昌家长问 “天赋测评是不是只是‘贴标签’”,其实专业的测评是帮孩子 “找优势”—— 就像许昌本地种植烟叶要选适合的土壤,孩子成长也要匹配天赋赛道。面对孩子厌学,与其花几万块报补习班 “打水漂”,不如先到专业机构做天赋测评,读懂孩子的 “成长密码”。
免责声明:本文案例基于许昌本地咨询实践总结,个体心理特点与成长环境存在差异,具体干预方案需结合孩子实际情况调整。本文仅为专业经验分享,不替代个性化诊疗建议。许昌及周边(如长葛、鄢陵)家长若有相关困扰,可到望舒心理咨询工作室(许昌八一路恒达金汇广场 3 号楼 17 楼)了解天赋测评细节,或通过工作室 AI 智能体初步咨询,为孩子提供更适配的心理支持与教育引导。
发布于:河南省线上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